秋夜感怀
[宋代]:释文珦
秋山夜无人,虫在草根泣。
明月照高林,虚窗风露入。
生年四十余,万事未有立。
东西岐路间,终岁常汲汲。
双亲死经年,宅兆久完葺。
兄弟亦贫窭,於此不暇给。
回首思故园,愁云满原隰。
交朋阅千百,存者已无十。
顾我枯槁姿,奈此短景急。
终宵不成寐,起坐千虑集。
至人乃忘情,效慕安可及。
唯作无生观,去引衣袖湿。
秋山夜無人,蟲在草根泣。
明月照高林,虛窗風露入。
生年四十餘,萬事未有立。
東西岐路間,終歲常汲汲。
雙親死經年,宅兆久完葺。
兄弟亦貧窭,於此不暇給。
回首思故園,愁雲滿原隰。
交朋閱千百,存者已無十。
顧我枯槁姿,奈此短景急。
終宵不成寐,起坐千慮集。
至人乃忘情,效慕安可及。
唯作無生觀,去引衣袖濕。
唐代·释文珦的简介
释文珦(一二一〇——?)(生年据本集卷一〇《看新历》“又看景定新颁历,百岁还惊五十过”推定),字叔向(影印《诗渊》册五页三七九八《宿山庵》署),自号潜山老叟,于潜(今浙江临安西南)人。早岁出家,遍游东南各地,游踪略见集中《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》诗,有“题咏诗三百,经行路四千”之句,后以事下狱,久之得免,遂遁迹不出。终年八十馀。诗集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潜山集》十二卷。事见集中有关诗篇。
...〔
► 释文珦的诗(717篇) 〕
宋代:
韩维
善教邈无迹,其流在民心。君看鲁太师,庙食犹至今。
岂如文俗士,朱墨坐浮沉。趋营止目前,不顾患害深。
善教邈無迹,其流在民心。君看魯太師,廟食猶至今。
豈如文俗士,朱墨坐浮沉。趨營止目前,不顧患害深。
明代:
袁华
户有读书声,门多车辙迹。丈夫岂长贫,一椽聊止息。
草深蛙鸣池,苔滋蜗篆壁。俯怜东逝波,仰羡南飞翼。
戶有讀書聲,門多車轍迹。丈夫豈長貧,一椽聊止息。
草深蛙鳴池,苔滋蝸篆壁。俯憐東逝波,仰羨南飛翼。
明代:
杨慎
废丘关前榛莽积,新开岭上烟岚辟。新途古道太多岐,瞑色荒烟带征客。
岸下寒江流水碧,崖畔霜林枫叶赤。日暮畏行豺虎陌,松灯苣火投孤驿。
廢丘關前榛莽積,新開嶺上煙岚辟。新途古道太多岐,瞑色荒煙帶征客。
岸下寒江流水碧,崖畔霜林楓葉赤。日暮畏行豺虎陌,松燈苣火投孤驿。
元代:
范梈
司揭本楚官,子孙以官氏。揭阳汉建侯,氏实出于史。
同源而异流,流各昧其源。泛舟在中河,安得穷昆仑?
司揭本楚官,子孫以官氏。揭陽漢建侯,氏實出于史。
同源而異流,流各昧其源。泛舟在中河,安得窮昆侖?
唐代:
庞蕴
尘六门前唤,无情呼不入。二彼总空空,自然唇不湿。
从此绝因缘,葛五随缘出。惟有空寂舍,圆八同金七。
塵六門前喚,無情呼不入。二彼總空空,自然唇不濕。
從此絕因緣,葛五随緣出。惟有空寂舍,圓八同金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