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行合一
知行合一 (知行合一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zhī xíng hé yī,知行合一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拼音读音
拼音zhī xíng hé yī
怎么读
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ˊ
出处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
例子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19回:“若我俩联合起来,才叫知行合一。”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※ 成语知行合一的拼音、知行合一怎么读由慧心词典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知行合一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此一时彼一时 | 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 |
安内攘外 |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。后多指安定内部,排除外患。 |
畏缩不前 | 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|
横眉冷对千夫指 |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。 |
尽信书不如无书 |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 |
反复无常 | 反复;颠过来倒过去;无常:没有常态。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。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。 |
穷乡僻壤 |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鸿鹄将至 | 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 |
有求必应 | 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风光;山峦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|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万变不离其宗 | 宗:宗旨、目的。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,其本质或目的不变。 |
别有用心 | 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诗·墉风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《韩诗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渊然而深,皆以状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妇人德容之美。 |
金玉满堂 | 金、玉:黄金和美玉。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。形容财富之多。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。 |
争分夺秒 | 不放过一分一秒;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。也作“分秒必争”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