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律
词语解释
一律[ yī lǜ ]
⒈ 同一音律。
例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。
英same; uniform; alike;
⒉ 一个样子;没有例外。
英all; without exception;
引证解释
⒈ 同一音律。
引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,异形者不可合於一体。”
《宋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其为音也,一律而生五音,十二律而为六十音。”
⒉ 一种刑律。
引《汉书·冯野王传》:“窃见令曰:吏二千石告,过 长安 謁,不分别予赐。今有司以为予告得归,赐告不得,是一律两科,失省刑之意。”
⒊ 一个样子;没有例外。
引唐 韩愈 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后皆指前公相袭,从 汉 迄今用一律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别后寄永叔》诗:“而於 韩 公门,取之不一律,乃欲存此心,欲使名誉溢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十万图记》:“其皱擦勾斫、分披纠合之法,无一不备神至之笔。岂可以一律论耶?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郑伯奇》:“格式由书店酌定,但以一律为宜。”
⒋ 一种格律。
引《金史·赵秉文传》:“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。”
⒌ 指律诗一首。
引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今又值中秋,不免对月有怀,因而口占五言一律。”
国语辞典
一律[ yī lǜ ]
⒈ 同等、一致。
引《文明小史·第四三回》:「省城大小学堂,一律定于七月二十一日开学。」
例如:「千篇一律」。
近划一 一致
反不同 例外 各异
英语same, uniformly, all, without exception
德语jeder einzelne, ohne Ausnahme , gleichförmig (Adj)
法语égal, uniforme, sans exception
相关成语
- bù gù不顾
- gōng huì táng公会堂
- bì kāi避开
- wù lì物力
- nián hé jì粘合剂
- lǎo cán yóu jì老残游记
- nán mù楠木
- dà yáo dà bǎi大摇大摆
- zhèng cǎo郑草
- jiā jiàng家降
- niè shǒu niè jiǎo蹑手蹑脚
- gǎn dào感到
- guāng gān光杆
- yóu dǎ由打
- zhái lǐ宅里
- fèn fèn bù píng愤愤不平
- xiāng hé rì相合日
- chún yī bǎi jié鹑衣百结
- chù jiǎo触角
- xǐ niáng喜娘
- guāng huǒ光火
- fàn zhěn范缜
- zhā zhā查查
- lǐ shǎng理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