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足而三的成语故事


鼎足而三

拼音dǐng zú ér sān

基本解释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。也泛指三个方面。

出处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 崔秀才》:“内则一妻一女一子,鼎足而三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鼎足而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鼎足而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随行就市
后继有人 艾芜《鞍钢呵,我回来了》:“这是后继有人,令人喜悦不止。”
满满当当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3回:“原来银包不大,止那七两多银子已是包得满满当当的了,那里又包得这十两银子去?”
用智铺谋 明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二折:“韩元帅率领军卒,驱将校用智铺谋。”
门当户对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中卷:“个样村僧,岂是寻常种草?要得门当户对,还他景胜人奇。”
劳民伤财 《元史 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
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:“师云:‘侍者收取。’明拂袖而去。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
东扶西倒 宋 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醿。”
倒冠落佩 唐·杜牧《晚晴赋》:“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