忧国忘私的成语故事


忧国忘私

拼音yōu guó wàng sī

基本解释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忘记了私事。

出处《古文苑·楚相孙叔敖碑》:“其忧国忘私,乘马三年,不别牝牡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忧国忘私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忧国忘私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斩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……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个人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万无一失 汉 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失一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扬威耀武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五回:“扬威耀武显神通,走石飞沙弄本事。”
命与仇谋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
狭路相逢 元 无名氏《争报恩》:“不如做个计较,放了他回去,狭路相逢,安知没有报恩之处?”
气吞牛斗 明 胡文焕《群音类选〈蟠桃记 诞孙相庆〉》:“看兰孙,气吞牛斗,知不是等闲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