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不听命的成语故事


敢不听命

拼音gǎn bù tīng mìng

基本解释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。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?

出处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齐侯次于虢,燕人行成,曰:‘敝邑知罪,敢不听命!’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敢不听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敢不听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本位主义 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(六)本位主义,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,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。”
坚强不屈 荀况《荀子 法行》:“坚刚而不屈,义也。”
不敢苟同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兄台这般说话在下可不敢苟同,红花会劫富济贫,替天行道。”
反唇相稽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严刑峻法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后遭条狱之诏,吉扞拒大难,不避严刑峻法。”
陈言务去 唐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惟陈言之务去,戛戛乎其难哉!”
扬幡擂鼓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扬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见了。”
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指天誓日 唐 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指天日涕泣,誓生死不相背负,其若可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