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隅反三的成语故事

拼音guān yú fǎn sān
基本解释犹言举一反三。
出处北魏·郦道元《〈水经注〉序》:“进无方一知二之机,退无观隅反三之慧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观隅反三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观隅反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三人行,必有我师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 |
官僚主义 |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 |
挖空心思 |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 |
心旷神怡 |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 |
亡命之徒 | 《周书 郭彦传》:“亡命之徒,咸从赋役。” |
一窍不通 |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过理》:“杀比干而视其心,不适也。孔子闻之曰:‘其窍通,则比干不死矣。’”高诱注:“纣性不仁,心不通,安于为恶,杀比干,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。” |
饥不择食 |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》:“又一日访庞居士,至门首相见。师乃问:‘居士在否?’士曰:‘饥不择食’。” |
绵里藏针 |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当日说知心,绵里藏针。” |
黄钟毁弃 |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,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 |
坑坑洼洼 | 乌兰巴干《草原烽火》第18章:“第二天早晨,来到一个坑坑洼洼的冈子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