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勇直前的成语故事


奋勇直前

拼音fèn yǒng zhí qián

基本解释奋:振起。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。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驱使,奋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奋勇直前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奋勇直前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《七步诗》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
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:“翻箱倒笼,满屋寻一个遍,那有些影儿。”
安安静静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45回:“只见匡胤睡在床上,安安静静,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。”
鼻青脸肿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4回:“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,趁着军官作下揖去,不能防备,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。”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
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一折:“非是我推三、推三阻四;这事情应难、应难造次。”
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《空谷香 虎穷》:“我一路何等劝你,你这样人,不到黄河心不死,还说什么亲戚!”
满招损,谦受益 《尚书 大禹谟》:“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。”
命与仇谋 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