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心三意的成语故事

拼音èr xīn sān yì
基本解释想这样又想那样。形容意念不专,主意不定。同“三心二意”。
出处明 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六回:“念佛是一桩正事,岂有二心三意?”
暂未找到成语二心三意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二心三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焦头烂额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霍光传》:“令论功而清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” |
长嘘短气 | |
正本溯源 | 清·戴震《<孟子字义疏证>序》:“孔子既不得位,不能垂诸制度礼乐,是以为之正本溯源。” |
流离琐尾 | 《诗经 邶风 旌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”。 |
恨铁不成钢 |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6回:“只为宝玉不上进,所以时常恨他,也不过是‘恨铁不成钢’的意思。” |
新仇旧恨 | 唐 韩偓《三月》:“新愁旧恨真无奈,须就邻家瓮底眠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 |
荒淫无耻 | 徐迟《狂欢之夜》: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,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,丑态百出的,伤天害理的,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。” |
胆如斗大 |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维妻子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 |
以身试法 |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尊传》:“明慎所职,毋以身试法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