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的成语故事

拼音jìng ruò chǔ zǐ,dòng ruò tuō tù
基本解释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,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。
出处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旁若无人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刺客列传》:“高渐离击筑,荆柯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 |
易子而教 | |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 |
大惑不解 | 庄周《庄子 天地》:“大惑者,终身不解;大愚者,终身不灵。” |
秣马厉兵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 |
夫唱妇随 |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 |
野没遗贤 |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爷爷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个朝无幸位,野没遗贤。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 |
唯物主义 |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 |
敲诈勒索 |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 |